生酮饮食可改善认知障碍


 

生酮饮食可改善认知障碍

 



什么是轻度认知障碍?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一种认知障碍症候群。与年龄和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老人相比,这类群体存在轻度认知功能减退,但日常能力没有受到明显影响。轻度认知障碍的核心症状是认知功能的减退,根据病因或大脑损害部位的不同,可以累及记忆、执行功能、语言、运用、视空间结构技能等一项或以上,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

 


什么是阿尔兹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也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它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隐匿起病的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还可能伴有人格的改变。
发病早期主要以近期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这类群体主要是先出现近期记忆力的损害,对刚发生的事、说过的话,或者熟悉的人名想不起来,但是对以前久远的事情记得比较清楚。还有些精神症状,有些抑郁、激惹、多疑,甚至有妄想和幻觉。部分有失认、计算不能、不能维持以前的自理,大脑的影像学检查可以看到明显脑萎缩的症向,尤其是患者的额叶、颞叶萎缩比较明显。

 

 

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兹海默症往往都伴随着认知退化,目前治疗方案以药物治疗为主。随着对这类疾病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通过生酮饮食改善大脑能量代谢,可缓解认知退化。因此,生酮饮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并成为治疗认知障碍的一个新兴方案。


新方案的支持基础主要有以下三点:


1.这类人群出现临床认知症状前,其大脑的能量代谢就已经发生衰退

2.脑能量代谢的改善和认知改善呈正相关

3.这类人群大脑的葡萄糖吸收水平降低,但酮体吸收正常,因而生酮饮食能够产生酮体为大脑供能,并改善脑能量代谢

 

生酮饮食可改善认知障碍 

 

近期,为了探讨生酮饮食,特别是MCT,对认知障碍人群的改善效果,Fortier博士做了一项为期6个月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章核心精华,整理如下:



实验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标准为年龄大于55岁并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符合标准的人群被随机分到生酮组和安慰剂组。生酮组每天摄入30g的MCT(一天2次),安慰剂组每天摄入等热量的非生酮植物油(如高油酸的葵花油),如此持续6个月。在试验开始前,受试者接受认知评估和生理检查,之后的每个月进行一次生理检查,并在试验开启6个月时再次进行认知评估。最终生酮组有39人完成试验,安慰剂组有44人完成试验。

 



研究结果



1. 生酮饮食改善记忆功能:


(1)涉及情景记忆功能的RL/RI - 16测试显示,6个月饮食干预后,生酮组得分比安慰剂组高0.9分,p=0.047

 

 

2. 生酮饮食改善执行力:


(1)语言流畅度测试显示生酮组比安慰剂组高3.8分,p=0.024

(2)连线测试(总出错数)显示生酮组得分比安慰剂组低0.7分,p=0.01

(3)斯特鲁测验(总出错数)显示生酮组得分比安慰剂组低3.5分,p=0.042

 

 

3. 生酮饮食改善语言:


(1)波士顿命名测试显示,生酮组在总正确回应方面比安慰剂组得分高1.8分,p=0.033。6个月时间中,生酮组的测试分数上升1.1分,而安慰剂组反而下降0.2分。

 

 

4. 血酮值和认知改善正相关:


(1)情景记忆功能测试中,r = +0.232, P = .039

(2)语言流畅度测试中,r = +0.325, P = .013

(3)波士顿命名测试中,r = +0.229, P = .042

 

 

5. 添加MCT安全且耐受:


(1)按照受试者的饮食完成情况,89%遵从并完成了试验要求;两组的退出率相同,均为32%

(2)两组受试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并且大部分不良反应在试验开启第一个月就得到解决

(3)体重、BMI和心血管指标均在临床参考范围内

 

生酮饮食可改善认知障碍 

总结:


通过该项研究数据发现,在生酮饮食中添加一定量MCT,可以增加血酮水平,进而改善轻度认知障碍人群的多个认知结果,并还有可能改善大脑的能量供应。因此,对于这类认知障碍人群,每天服用30g(一天2次)的MCT补充剂,连续服用6个月是安全可行的。


 

Fortier M, Castellano CA, St-Pierre V, et al. A ketogenic drink improves cognition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Results of a 6-month RCT.  Alzheimers Dement. 2021;17(3):543-552. doi:10.1002/alz.12206

 

生酮饮食可改善认知障碍

 

 

 


什么是肥胖?

WHO定义

可能导致健康损害的异常或过多的脂肪堆积


  • 由于体内脂肪的体积和/或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导致的体重增加,或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

  • 特点:脂肪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分布异常

  • 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取代传染病和营养不良成为全球性的流行病


脂肪细胞与肥胖

脂肪细胞增殖型肥胖:

1、人体约有250~400亿个脂肪细胞,肥胖的人脂肪细胞的数量可增加至2~3倍;

2、脂肪数量的增多,多发生于幼年期(1~4岁)、青少年期(7~11岁);

3、增多的脂肪细胞不会减少,人体发育成熟后,脂肪细胞在数量上基本维持稳定。


脂肪细胞增大型肥胖:

1、多发生于成年期和怀孕时期,此时主要出现的是脂肪自爆体积增大,虽然,成年后脂肪细胞的数量基本稳定,但能保持继续膨胀,增大的能力;

2、常堆积于特定部位,如腹部、臀部、大腿、手臂、上颈部。


肥胖分类

单纯性肥胖

单纯由能量过剩导致,无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可伴有家族史;进食过量,运动偏少


继发性肥胖

垂体-肾上腺病变;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外伤;药物


遗传性肥胖

遗传基因(FT0基因);染色体异常



肥胖的判断


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




WHO标准

亚洲标准

中国标准

相关疾病发病危险性

偏瘦

<18.5

低(但其他疾病危险性增加)

正常

18.5~24.9

18.5~22.9

18.5~23.9

平均水平

超重

≥25

≥23

≥24


偏胖

25.0~29.9

23~24.9

24~27.9

增加

肥胖

30.0~34.9

25~29.9

≥28

中度增加

重度肥胖

35.0~39.9

≥30

——

严重增加

极重度肥胖

≥40.0

非常严重增加



生酮饮食在生酮研究中的应用
生酮饮食可改善认知障碍 什么是轻度认知障碍?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一种认知障碍症候群。与年龄和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老人相比,这类群体存在轻度认知功能减退,但日常能力没有受到明显影响。轻度认知障碍的核心症状是认知功能的减退,根据病因或大脑损害部位的不同,可以累及记忆、执行功能、语言、运用、视空间结构技能等一项或以上,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 什么是阿尔兹海默症?阿尔茨海默症(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也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它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隐匿起病的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还可能伴有人格的改变。发病早期主要以近期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这类群体主要是先出现近期记忆力的损害,对刚发生的事、说过的话,或者熟悉的人名想不起来,但是对以前久远的事情记得比较清楚。还有些精神症状,有些抑郁、激惹、多疑,甚至有妄想和幻觉。部分有失认、计算不能、不能维持以前的自理,大脑的影像学检查可以看到明显脑萎缩的症向,尤其是患者的额叶、颞叶萎缩比较明显。  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兹海默症往往都伴随着认知退化,目前治疗方案以药物治疗为主。随着对这类疾病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通过生酮饮食改善大脑能量代谢,可缓解认知退化。因此,生酮饮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并成为治疗认知障碍的一个新兴方案。新方案的支持基础主要有以下三点:1.这类...
WHO定义可能导致健康损害的异常或过多的脂肪堆积由于体内脂肪的体积和/或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导致的体重增加,或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特点:脂肪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分布异常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取代传染病和营养不良成为全球性的流行病脂肪细胞与肥胖脂肪细胞增殖型肥胖:1、人体约有250~400亿个脂肪细胞,肥胖的人脂肪细胞的数量可增加至2~3倍;2、脂肪数量的增多,多发生于幼年期(1~4岁)、青少年期(7~11岁);3、增多的脂肪细胞不会减少,人体发育成熟后,脂肪细胞在数量上基本维持稳定。脂肪细胞增大型肥胖:1、多发生于成年期和怀孕时期,此时主要出现的是脂肪自爆体积增大,虽然,成年后脂肪细胞的数量基本稳定,但能保持继续膨胀,增大的能力;2、常堆积于特定部位,如腹部、臀部、大腿、手臂、上颈部。肥胖分类单纯性肥胖单纯由能量过剩导致,无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可伴有家族史;进食过量,运动偏少继发性肥胖垂体-肾上腺病变;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外伤;药物遗传性肥胖遗传基因(FT0基因);染色体异常肥胖的判断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WHO标准亚洲标准中国标准相关疾病发病危险性偏瘦低(但其他疾病危险性增加)正常18.5~24.918.5~22.918.5~23.9平均水平超重≥25≥23≥24偏胖25.0~29.923~24.924~...
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脑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反 复性、发作性和短暂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 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估计,全球大约有五千万癫痫人群。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癫痫的患病率(Prevalence)在 4‰ 到 7‰之间。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更重视活动性癫痫的患病率,即在最近某段时 间(1 年或 2 年)内仍有发作的癫痫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之比。我国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 4.6‰,年发病率在 30/10 万左右。据此估算,我国约有 600 万左右的活动性癫痫人群,同时每年有 40 万左右新发癫痫人群。癫痫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癫痫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社会上存在对癫痫病的误解和对癫痫人群的歧视,因而被确诊为癫痫可使其及其家属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癫痫发作给其造成巨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严重影响癫痫人群和家庭的生活质量;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及其它诊治费用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癫痫人群的保健、教育、就业、婚姻生育等问题,也是自身及其亲属和社会多部门关注的问题。因此,癫痫不仅仅是医疗问题,也是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WHO 已将癫痫列为重点防治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 各国临床研究表明,新诊断的癫痫人群,如果接受规范、合理的抗癫痫药物治疗,70...
线粒体疾病线粒体疾病是由于线粒体功能异常而导致脏器损害的一组疾病,可累及全身多种器官,以脑和 肌肉最多见,还可有心脏、肝脏和肾脏等受累。 根据临床表现分型线粒体肌病:病变侵犯骨骼肌为主,肌无力、酸痛,尤其运动后明显; 线粒体脑肌病:病变同时侵犯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由线粒体肌病可发展为线粒体脑肌病。(赵丽华, 况小红. , 2011, 30(3): 162-163.)线粒体脑肌病主要是线粒体DNA(mtDNA)或核DNA(nDNA)缺陷,导致编码能量代谢中的酶类或载体发生障碍,线粒体不能产生足够的ATP,因能量不足而无法维持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氧化应激,诱导凋亡等 过程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主要类型MELAS综合征: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MERRF综合征:肌阵挛性癫痫伴肌肉破碎红纤维综合征;CPEO综合征:慢性进行性外眼肌麻痹;Kearne-Sayre(KSS)综合征:20岁前起病,CPEO、视网膜色素变性;常伴有心脏传导阻滞、小脑共济失调、脑脊液蛋白增高等;(Moraes C T, et al. 1989, 320(20): 1293-1299. 雷刚, 尤红, 葛力, 等. 2013 (6): 702-704.)
自1943年 LeoKanner首次报道以来,随着对其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关的名称和诊断 标准也相应发生演变; 2013年 5月美国精神病学会发布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正式提出孤独症 谱系障碍(ASD)的概念。孤独症谱系障碍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 是一组以社交障碍、语言交流障碍、 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DSM-V 对ASD的定义:A. 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的持续不足(必须符合3条) · 社会情感性交互作用        · 非语言性交谈行为         · 发展、维持和理解性关系B. 受限而刻板的行为、兴趣、活动模式(至少符合2条) · 刻板或重复的动作、物体或言语的应用        · 固执或仪式性语言或非语言模式        · 对某事物异常高度的兴趣· 对感觉的过迟钝或敏感,或对环境特征的不寻常兴趣 C. 早期发育时期,必定表现出症状(在社会(交往的能力)需求(逐步提高),超过其有限的能力后,则症状完全...
减少摄入增加消耗促进脂肪分解[1] Denke MA. Metabolic effects of high-protein, low_x0002_carbohydrate diets. Am J Cardiol 2001;88:59—61.[2] Astrup A, Meinert Larsen T, Harper A. Atkins and other low_x0002_carbohydrate diets: hoax or an effective tool for weight loss? Lancet 2004;364:897—9[3] Erlanson-Albertsson C, Mei J. The effect of low car_x0002_bohydrate on energy metabolism. Int J Obes (Lond) 2005;29(Suppl. 2):S26—30[4] Malik VS, Hu FB. Popular weight-loss diets: from evidence to practice. Nat Clin Pract Cardiovasc Med 2007;4:34—41.[5] Batterham, RL.,Helen H., et al.(2006). Critical role for peptide YY i...
可能机制1、酮体通过降低神经元兴奋性,发挥抗癫痫作用·酮体对突触囊泡膜受体的作用:对突触囊泡膜谷氨酸装载有抑制·酮体对线粒体代谢的作用:增加线粒体能量,减少活性氧·酮体激活KATP通道:KATP通道在脑中分布广泛,并产生超级化电流,降低细胞的兴奋性,发挥抗癫痫作用。酮体能够自发的降低黑质网状部GABA神经元的代谢率,发挥抗癫痫作用;·酮体使腺苷水平增高:降低神经兴奋性,可能是发挥抗惊厥作用的机制2、调节葡萄糖代谢发挥抗癫痫作用(1)减少葡萄糖的利用缺失BCL-2相关细胞死亡激动剂蛋白(BAD)的小鼠,其细胞内葡萄糖代谢水平降低而BHB的代谢升高,这正是KD治疗作用的特点。BAD敲除小鼠由于葡萄糖代谢降低,能够抵抗戊四氮诱导的癫痫发作。(2)抑制糖酵解能够促进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的利用。磷酸戊糖途径能产生NADPH,而NADPH能够减少细胞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提高抗氧化能力而抑制癫痫发作。 3、抑制mTOR通路发挥抗癫痫作用 ·生酮饮食抑制正常小鼠海马和肝脏内mTOR 通路活性标志物pS6 和pAkt的表达。  ·生酮饮食降低红藻氨酸诱发SE小鼠癫痫模型海马中pS6 的水平。4、调节肠道菌群发挥抗癫痫作用  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的可行性分析 高脂、低碳水配方,模拟饥饿状态下的代谢,使机体将脂肪作为能量来源以替代碳水化合物;机制:控制癫痫发作;减少活性氧产生;减少葡萄糖糖酵解;促进ATP产生和线粒体增生;KD已被证实对大多数难治性癫痫患儿是安全、有效的,更是一些糖代谢异常疾病(如葡萄糖转运蛋白1缺陷、丙酮酸脱氢酶缺陷和果糖激酶缺陷等)的一线治疗;研究证实KD在线粒体疾病中治疗有效,尤其是对核基因或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癫痫发作控制的报道有增多趋势;生酮饮食治疗线粒体病个例和病例系列报告:无发作50%,75%有效。[1] 赵丽华, 况小红. , 2011, 30(3): 162-163.[2] Moraes C T, et al. 1989, 320(20): 1293-1299.[3] 雷刚, 尤红, 葛力, 等. 2013 (6): 702-704.[4] Boison D.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logy, 2017, 30(2): 187-192.
机制一:KD 对神经递质的作用 · 脂肪代谢促使谷氨酸生成并大量转化为γ-氨基丁酸,使γ-氨基丁酸水平增加;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可增加突出小体γ-氨基丁酸分布的浓度和广度,对改善孤独症患者行为有帮助; · 酮体对突触囊泡膜谷氨酸装载有抑制,可减少神经兴奋性; · 机制二:KD 治疗孤独症可能的腺苷机制 · 增加细胞外源性神经递质ATP腺苷水平,激活腺苷AI受体,降低神经兴奋性;· 增加胶质细胞代谢,促进ATP调控神经元活动和突出可塑性过程; · 显著降低腺苷激酶ADK表达以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外腺苷水平,抑制兴奋;  [1] Herbert, M. R., et. al,. Journal of child neurology. 2013.[2] Frye R E, et. al,. BMC pediatrics. 2011.[3] Spilioti M, et al.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13.[4] 李玲, 王纪文. 生酮饮食在儿童孤独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4, 29(021): 1668-1670.
生酮饮食 孤独症人群中约有5%-46%会出现癫痫发作和痫样活动,而脑电图痫样放电的人群比例可高达60%。治疗孤独症中的癫痫发作是复杂而困难的,因为这类发作往往有非典型性,并且这类人群对抗癫痫药物的反应是复杂甚至有时是负面的。生酮饮食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癫痫,部分研究发现其也能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癫痫发作和行为认知能力。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生酮饮食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神经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这次,奇酮特意整理了一份案例报告,向大家分享生酮饮食治疗孤独症伴癫痫的临床效果。  案例信息: 孩子性别女,足月、正常生产。早期发育期间出现严重哮喘、复发中耳炎和鼻窦炎。其运动能力、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处于发育落后的边缘。女孩4岁时,在1周内突然出现了社会、行为和语言功能的退化。同时出现腹泻,大便为橙黄色并带有恶臭,腹部肿胀并且在早起时伴有呻吟。儿童自闭症量表得分为49(30-37分为轻度孤独症,38-60分为重度孤独症)。孩子5岁时开始使用无麸质+无酪蛋白的饮食方案,并结合使用多种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同时注射免疫球蛋白以提升免疫力。这种情况下,女孩的生病和抗生素使用情况得到改善,语言、行为和情绪都有进步。孩子6岁时各种症状得到改善并开始上学。 但是从7岁开始,孩子变得挑食且喜欢吃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体重迅速增加,增重约60磅(约27公斤),BMI...
深圳市坪山新区锦龙大道宝山路16号海科兴战略新兴产业园B栋3层
电话:0755-25601571
电话:0755-25601571

微信公众号

奇酮生酮饮食
邮箱:Zeneca@126.com
邮箱:Zeneca@126.com
Copyright ©2019 - 2021 深圳市捷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